孩子社交問題的教養方法

孩子在成長中難免面對衝突與拒絕。本文透過真實故事,帶出孩子社交問題與自我表達的重要,並分享以敘事視角出發的教養方法。作者李慧敏,身為家庭社工與母親,將日常育兒轉化為溫柔力量,陪伴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。

0
41

我知道總會有一天會收到老師「關心」的電話,只是不曉得會這麼早,剛剛好兩歲半……

芭蕾舞老師打來電話,很客氣,大意是心心之前都能主動配合穿舞鞋,但今天上課堅持說自己不曉得穿鞋,老師協助她穿上。上課上到一半,心心突然脫鞋脫襪,還把鞋子甩到一邊……

爸爸知道後表示要懲罰一週沒有圖書。還好爸爸最近忙,授權給我處理,有時候忙也挺好。

接心心回到家,洗澡,刷牙,講故事,行雲流水一套操作,還有分享今天的芭蕾舞課的動作。

 

媽媽:今天黃老師打電話給媽媽,溝通一些心心上課的情況。(直入主題)

心心:嗯。(平靜)

媽媽:你知道老師講乜嘢嗎?

心心:不肯著鞋,我唔識穿,我就係唔識。(小傢伙知道我想說什麼。)

媽媽:好啊,明天我們一齊試試看,要怎麼穿,我們一齊學,一齊想辦法。

(心心答應了。穿鞋任務告一段落,接下來是扔鞋了。)

媽媽:老師話上堂上到一半,你就……

心心:我自己除鞋。(語氣還小驕傲。)

媽媽:除鞋是因為……

心心:我覺得好緊,大拇指頂住不舒服。

媽媽:喔……原來係咁。(我開始聽到些許眉目)太緊了所以把鞋子除落嚟,之後呢?

心心:我丟鞋。(還配合做了個扔鞋子的動作。)

媽媽:是啊,有沒有碰到其他小朋友啊?(雖然老師沒有說,但我還是想瞭解一下。)

心心:(認真的點頭)有丟到一個姐姐的手,同腳。

(我腦袋嗡嗡響,啊呀,口供不是吻合了嗎?怎麼有新證詞了啊?)

媽媽:心心不小心,還是特登的啊?(我小心試探。)

心心:特登的……

媽媽:心心是特登的啊……(整理一下開始不安的心情,想再澄清)心心是想同姐姐玩?還是……

心心:我唔鍾意姐姐。

育兒智慧:如何處理孩子摔倒?學習辨識情緒、培養挫折忍受力的黃金機會。

該不該讓孩子多參加比賽、考取證書?其實答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

別盲目報拼音班、追求牛津腔!醫生媽媽分享在家教導孩子英語心得

我的天,這劇情反轉得太快。本來以為是自理能力問題,變成了所謂的「社交問題」。沒有誰規定要喜歡每個人,不喜歡沒有錯,但表達方式還是分好壞的。

「唔鍾意姐姐,姐姐可能做了些事情讓心心不喜歡,但用鞋子仍這個做法,的確不禮貌,會讓人不舒服,也有危險,blablabla…」

睡前不宜說教,催眠效果太好。

第二天再和老師溝通,拼圖似乎完整了。老師告訴我,芭蕾舞課堂上,會有拉手的動作,作為帶領,小姐姐們也會拉小妹妹手。但心心總會表示,不喜歡拉手,老師已經及時處理,安撫和鼓勵,但心心似乎仍然有不愉快,用了這個方式表達,真是委屈了小姐姐。

於是,除了每天都和她練習穿鞋,還看一些拉手跳舞的片段。更重要的是,一齊討論不想要拉手,如何一邊努力試試看,一邊溫柔的表達。

謝謝老師觀察提醒,提供了寶貴的視角,看到心心需要成長的部分,客觀和體諒都在。也謝謝心心願意學習規矩,也努力在規矩中不忘記自己,不卑和不亢都在。

我也開始理解,孩子在學校和在家,真的可能有不同表現和行為,而正是這些不同,讓成長可以更立體。

 

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述說,要自在做自己,又要照顧他人的感受,體貼的相處,合群也要合自己,本來就是一輩子的功課,不容易,但是重要的必修課,

媽媽陪你,一齊學。

「聽話」父母養成記——親子同行的敘事實踐之旅

書名:「聽話」父母養成記——親子同行的敘事實踐之旅

作者:李慧敏

出版社:紅出版(青森文化)

立即購買:https://www.red-publish.com/book/3155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別錯過本書中的更多精彩內容!

【本文章獲紅出版授權轉載】

 

沒有評論

留下一個答复